精选103句柏拉图会饮篇经典语录(柏拉图会饮篇关于爱情的说法)

日期:2023-12-25 21:13:02【该时间系统自动生成,不作为文章发布时间】 作者:admin

柏拉图会饮篇

1、柏拉图会饮篇在线阅读

(1)、《柏拉图四书》,刘小枫编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会饮》部分;

(2)、在柏拉图的理论中,认为现实世界的两个人,没有哪一半是重要的,两个人是相互平等的。在生前和死后的观念世界里,你们两个人合体的完整人本来就是完美的,现实世界分裂后,两个人则是相互之间最完美的对象。就像拼图一样,两个人完美的拼接在了一起。

(3)、亚尔西巴德和亚历山大大帝没有能接受哲学家的影响,并不能因此说这是他们作为政治家的不幸;很大程度上,一个本质上是哲学家的人去从政,才恰恰是哲学和政治的双重不幸。

(4)、中国学者张瑞祥在《浅析&#柏拉图式爱情&#的哲学意蕴》中,对&#柏拉图式爱情&#的真正内涵做出澄清,即指成年男子对少年男子精神上的爱慕,是少男为了追求自身品德或者知识的进步而与成年男子结交的一种关系状态。

(5)、说男人不应该在这些尚未了解基本美德,也未定型的的少年身上下功夫,他们更应该去爱一个男子并长相厮守,并强调两人间若只有美德与知识的交流最为崇高。而其他种类的爱,包括异性恋,也许是古希腊对女子的蔑视(但苏格拉底的发言却又被记为是从一位睿智妇人而来)。

(6)、但亚尔西巴德虽然深爱苏格拉底,但苏格拉底却并不爱他,至少表面上从不热情,不过也没有明确拒绝,惹得亚尔西巴德最后不得不懊恼地说:

(7)、也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正是在这种爱情观念下,柏拉图才得出这样的精神之爱。因为男子之间爱慕,没有欲望的加持,更多是一种精神、灵魂的交往,是一种纯洁的美好的爱,也是人们向往的那种理想的爱情。

(8)、柏拉图思想里一个重要的体系就是“二元分离”体系,即灵魂和肉体是分开的,其中灵魂是不朽的,肉体是可以腐朽的。爱情里不能缺少精神交流,却可以没有肉欲。

(9)、在《会饮篇》里,古希腊哲人们边饮酒边谈话,主题是爱情。

(10)、Windows Vista Ultimate License Pack Additional License

(11)、古希腊有推崇男性之间的同性恋爱的风气,年龄稍长的称为情人,年幼的青年称为爱人,爱人要借助情人的教导完成道德的完善。而与女人结婚生子只是随俗罢了。

(12)、在《会饮》篇,柏拉图借厄里什马克医生的口说:“音乐也可以说是研究和谐与节奏范围之内的爱情现象的科学。”

(13)、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正义就是在国家中做正当的事,当每一个个人只作一种对国家有关的工作,而这个工作又是最适合他的天性时,这个国家就有了正义。

(14)、苏格拉底是严厉反对娈童现象的。文末有个美少年冲进宴席,对各位宾客大倒苦水,本来想和苏格拉底发展成爱人和情人的关系。没想到苏格拉底不为所动,盖着棉被纯聊天。哈哈哈,好搞笑。

(15)、以前人类是球形的,两头四手四脚,后来由于触犯了天神被惩罚一分为二。所以人类来到世间的使命之就是不停寻找自己的天生的另一半。

(16)、如果一种迷狂——无论是诗歌的还是爱情的,虽然柏拉图在《斐德诺篇》当中甚至将爱情的迷狂也认为是最高、最美的哲学的迷狂——一定要承载和表达真善美的统一的话,诗歌和爱情当中感性地位何在呢?因为在《斐德诺篇》中御马人驾驶的马车,因为向善之马对于欲望之马的反抗,和代表理智的御马人对欲望之马的驾驭,实际上最后欲望和激情的部分被消灭。那么,这真的还是爱情甚至爱的迷狂吗?在《会饮篇》中最终得出的结论也是爱追求美,而爱本身却并不美,既如此,不善不美的爱情,还能算作哲学的迷狂吗?

(17)、柏拉图式恋爱是什么?古今理解各不同,灵肉完美相融也许最美好。

(18)、"爱是把两个人合成一个,治好从前剖开的伤痛"

(19)、《会饮篇》作于公元前385年至380年左右,正直柏拉图五十岁左右。同时期的作品还有《斐德诺篇》和《理想国》。即使人们不知道这些作品属于柏拉图人生的哪个时期,在阅读的过程中也可以感受到《斐德诺篇》和《会饮篇》是柏拉图关于爱、美和哲学最成熟典雅优美的论述。

(20)、欧洲哲学传统的最可信赖的一般特征是,它是由柏拉图的一系列注脚所构成的。我这样说并不是指学者们充满疑虑地从他的著作中所抽引出来的那种系统的思想图式。我是指那些散见于这些著作之中的、由一般观念所构成的思想财富。他的个人天赋,他在那个伟大的文明时期广泛体验的各种机会,他的那些尚未由过分的系统化所僵化的智力传统的遗产,使得他的著作成为永不枯竭的思想源泉。

2、柏拉图会饮篇经典语录

(1)、在现代社会里,这种观点,也许才是最适合的,最合理的。

(2)、《泰阿泰德篇》(论知识不是知觉和真判断)、《巴门尼德篇》(考虑到对理念论的一些批评,并试图回答这些批评意见)、《智者篇》(以通种论回答对理念论的批评)、《政治家篇》(论统治者应有智慧,以法治国是权宜之计)、《菲利布篇》(论快乐和善的关系)、《蒂迈欧篇》(宇宙生成论)、《克里底亚篇》(论理想的农业国家及其与海上霸权国家的不同)、《法律篇》(考虑到现实条件,对《理想国》中的政治学说做了修改)。

(3)、最近工作圈子里流传着一个婚恋八卦,同事神秘兮兮地给我发了两个抖音视频,概括起来就是29岁北大本硕小弟与41岁离异带娃富二代女子的结合。

(4)、在《会饮篇》中,包萨尼亚提到男人之间的爱情是最高尚的,其次是男女之间的爱情,最后是女人与女人之间的爱情,虽然当中也涉及同性恋的话题。

(5)、郭戎戈在《柏拉图式恋爱的内涵及其美学意义分析》中指出,在人们的惯常思维中,&#柏拉图式恋爱&#就是指纯粹的精神之恋。认为崇高的爱情也只不过是男女两性间的精神上的沟通与融合。

(6)、歌颂爱情、歌颂哲学、歌颂苏格拉底,在这里得到了统一。因为爱情的对象是美,而最高的美只有最高的哲学修养才能见到,而苏格拉底就是真善美三者的统一。

(7)、可以说柏拉图的爱情观对后世发生了深远的影响,比如精神的爱高于肉体的爱。

(8)、很显然,这个说法听起来是那么回事。但实际上,从现在的角度来看,是柏拉图在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用一种想象的不可证实的方式论述了人们之间的恋情,显然是不合理的。柏拉图只是受那个时代的影响和制约而已。

(9)、《爱之云梯——柏拉图〈会饮〉研究》,梁中和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0)、但三次叙拉古之行柏拉图仍是满怀期望,无奈屡遭挫折,只能回到雅典,开办哲学学园。在哲学教育上,柏拉图可谓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即使如此,柏拉图从来没有放弃过对政治的构想和对政治产生影响。他仍然坚持知识要用来对统治者进行训练,只不过是以讲学的方式。

(11)、柏拉图能够给予西方两千多年的指引,并不在于他如同后世哲学家那样的体系和概念、命题,而在于他思想的整体风格。因此,只抓住某些概念命题而无视柏拉图的众多篇目中零散的思想火花,读者既容易误解柏拉图也容易自身陷入迷惑。

(12)、早期作品,因为关注伦理问题而被称为苏格拉底对话,包括:《申辩篇》、《克里托篇》、《卡米尔德篇》、《拉凯斯篇》、《欧绪弗洛篇》、《欧绪德谟篇》、《克拉底鲁篇》、《普罗泰戈拉篇》、和《高尔吉亚篇》。

(13)、显然,约翰•邓恩继承了柏拉图爱情里面的神圣纯洁精神的一面,向前发展的一点是,加入了灵魂和肉体的完美结合,而且,这种结合是神圣的,自然的,同样是纯洁的。

(14)、但这种基于肉欲、财富的爱情,在哲人们看来是非常凡俗的,基于完善自身道德的爱情才是至善至美的。

(15)、柏拉图式恋爱后来引申为精神恋爱。是指一种男女之间的精神爱情,追求心灵沟通,排斥肉欲,理性的精神上的纯洁爱情。

(16)、柏拉图式恋爱本义是指双方平等完美的爱情。柏拉图认为相爱的双方是自愿、平等的,在这世上有且仅有一人,对你而言是完美的,且仅对你是完美的。

(17)、时至今日,柏拉图式的爱情仍时常被人提起,但其具体的内涵却鲜有人深究。《会饮篇》被学者们普遍认为是柏拉图最伟大的两篇对话之讲的是爱情,并且是不同角度探讨下的爱情。

(18)、柏拉图的对话无疑是希腊文化留下的瑰宝。它不但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在西方哲学史上最早的,也是两千多年来影响最大的理性主义的哲学体系。

(19)、在后来的一次政治动乱中,亚尔西巴德被处死。这样一种横死,显然不是智慧带来的结局。也就是说,他其实并没有学到苏格拉底的什么智慧。苏格拉底没能对他起到真正的影响。

(20)、用这种理论,来阐述爱情,很荒诞,又有些宿命感。

3、柏拉图会饮篇关于爱情的说法

(1)、中国学者陈河伊在《柏拉图爱的思想探析》中也指出,真正的柏拉图式爱情观是一种以获得"美"和"善"观念为目标的男性之间有节制的生活的爱情观。

(2)、柏拉图式恋爱后来引申为男女之间的精神恋爱。是指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精神爱情,追求心灵沟通,排斥肉欲,理性的精神上的纯洁爱情。

(3)、柏拉图的有些对话,其实是很有问题的,比如《伊安篇》就有些逻辑问题而且单薄,而《大希庇阿斯篇》则不仅重复,还观点犹疑,而且语言枯燥,虽然是谈论什么是美,言词逻辑则完全不美。《理想国》虽然完善但思想极端,《法律篇》典雅圆融,但已是暮年思想,缺乏激情。

(4)、会饮篇主要内容的源起,是庆祝悲剧诗人阿伽松(Agathon)在酒神节的悲剧比赛中获得第一名的一场小聚会。饭后大家一致同意少喝些酒,来一场健康的讨论局。讨论的主题经就是爱。每个人就要赞美爱神厄洛斯(Eros),并在这个主题上发表一些自己的感想。

(5)、哲学思想的游戏固然很畅快,政治游戏却从来都是危险的。分不清哲学和政治的人,总是结局很惨。原本老师苏格拉底被处死就对积极从事公共事务的柏拉图产生了如同幻灭般的打击,致使他终身都生活在此阴影之中,这一点从他的文本中无处不在的苏格拉底影子、无处不在的对苏格拉底的尊崇和辩护,以及无时无刻抓住机会对诡辩家进行攻击可以看出,因为诡辩家正是害死苏格拉底的元凶,无论直接的还是间接的。

(6)、柏拉图式恋爱最初是指同性恋。古希腊女权地位低下,崇尚同性恋,柏拉图在这个客观大背景下中指出,最崇高的爱情是精神之爱,而这种高尚而珍贵的爱,仅限于同性之间。

(7)、闫菲指出邓恩沿用柏拉图主义追求绝对完美和永恒爱情的思想,却与柏拉图主义追求的灵肉对立、精神性的爱情大相径庭。

(8)、柏拉图认为:“当心灵摒绝肉体而向往着真理的时候,这时才是最好的。而当灵魂被肉体的罪恶所感染时,人们追求真理的愿望就不会得到满足。当人类没有对肉欲的强烈需求时,心境是平和的,肉欲是人性中兽性的表现,是每个生物体的本性,人之所以是所谓的高等动物,是因为人的本性中,人性强于兽性,精神交流是美好的、是道德的。”

(9)、这也与现代社会的历史背景和爱情观有关,在这个大的背景下,理解柏拉图式恋爱,自然会想到男女之间的精神恋爱。

(10)、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男女平等,男女恋爱的爱情观重视后,后人对柏拉图式恋爱曲解越来越多时,就有了现今常用的含义:男女之间的精神爱情。基本上是断章取义,只用来形容男女之间的爱恋,而这个正是因为现代社会对于同性恋的排斥。

(11)、本周让我们跟随日半一展,一起回到数千年前的希腊,去尝试描绘柏拉图给我们展示的爱情图景。

(12)、《柏拉图的〈会饮〉》,刘小枫等译,华夏出版社;

(13)、郭戎戈在《柏拉图式恋爱的内涵及其美学意义分析》中指出,在人们的惯常思维中,&#柏拉图式恋爱&#就是指纯粹的精神之恋。认为崇高的爱情也只不过是男女两性间的精神上的沟通与融合。

(14)、不过,既然是爱情,我不是很赞同这样的爱情观。只是精神上的沟通与融合,可以称之为红颜知己或蓝颜知己,也或者可以称之为精神伴侣或灵魂伴侣,而不能称之为爱情。

(15)、《会饮篇》是柏拉图早期相论的一篇重要对话,它描写在一次宴会上,参加者每人致一篇对爱神的颂辞。六篇颂辞都是优美的文学作品,它们共同的主题是颂扬真、美、善的统一。柏拉图提出肉体的爱不如精神上对智慧和美德的爱,这就是著名的“柏拉图式的爱情”。

(16)、闫菲指出邓恩沿用柏拉图主义追求绝对完美和永恒爱情的思想,却与柏拉图主义追求的灵肉对立、精神性的爱情大相径庭。

(17)、柏拉图早年是一个有诗歌天赋的文艺青年,后来却立志做梭伦那样的政治家。在20岁左右开始跟随苏格拉底学习哲学。但柏拉图其实至死都没有忘记自己的政治理想。苏格拉底时候,柏拉图离开雅典,周游各地,先后三次来到西西里岛的叙拉古,试图用哲学思想改造当地的统治者,实现“哲学王”治国的政治理想。可想而知,这样幼稚的政治幻想和行动会遭受什么样的结局,更不幸的是在政治风波中他还差一点被当作奴隶拍卖。

(18)、柏拉图式爱情的本义就是指这一点,相爱的双方是平等的,自愿的,绝不勉强的,自然地相互吸引的。在这世上有且仅有一个人, 对你而言, 他是完美的, 而且仅对你而言是完美的。

(19)、从文艺和思想本身来说,《理想国》有很多不纯粹和反文艺、反思想,因此也是违背哲学基本精神的内容。虽然利奥·斯特劳斯的《城邦和人》几乎就是专门为柏拉图的政治观辩护而作,但仅仅通过苏格拉底的“反讽”就将一切在现代眼光中看起来不合时宜、违背现代政治的一贯期待和常识的方面统统归咎为论辩的对手的做法,完全是不能令人信服的。毋宁说,对此更应当做历史的解读。

(20)、《会饮篇》中在爱的对象到底是什么这一问题上,阿里斯托芬和苏格拉底产生了根本的分歧。阿里斯托芬认为爱的本质在于个体性的拥抱,在于追求我们失去的另一半,追求完整和整合,在于自爱。而苏格拉底则认为,爱虽处于一种关系中,却并不进入某种关系。

4、柏拉图会饮篇

(1)、不过,既然是爱情,我不是很赞同这样的爱情观。只是精神上的沟通与融合,可以称之为红颜知己或蓝颜知己,也或者可以称之为精神伴侣或灵魂伴侣,而不能称之为爱情。

(2)、其实学习哲学,没必要早早地或者一辈子就忠实于一位哲学家。如果说有什么要忠实的,就是忠实事实本身。

(3)、会饮在希腊是一种庆祝的礼节,通常有乐伎的助兴。但这一次是悲剧家阿伽通的悲剧获奖,他宴请的几乎都是文艺家和哲学家,如苏格拉底,喜剧家阿里斯多芬,还有医生厄里什马克,诡辩家修辞家斐德诺和泡赛尼阿斯,最后进场的有美少年政治家亚尔西巴德,也即苏格拉底的学生。总之他们让演奏的乐伎出去,而自己开始了高谈阔论,谈论的主题是给爱神厄洛斯进行礼赞。

(4)、为什么人们之间会有恋情?柏拉图在《会饮篇》里的解释是,人们在出生之前和死亡之后都是在最真实的观念世界里。 在那个观念里,每个人都是合体的完整的人,到了活着的生存的世界里,这个完整的人都分裂为两个人。所以人们总觉得若有所失,企图找回自己的&#另一半&#。这就是恋情。

(5)、自从怀特海在《过程与实在》中对柏拉图做这样一个评论之后,谈论柏拉图和西方哲学时,人们总会将两千多年的西方哲学认定为柏拉图的注脚。这样说固然没错,但要注意的有两点:

(6)、《会饮篇》(或译作《飨宴篇》、《宴话篇》,英语:TheSymposium,古希腊语:Συμπόσιον),作者:柏拉图。

(7)、回家的高铁上,我看了小李子一个古早影片《心之全蚀》,讲述的是天才诗人兰波和魏尔伦的爱情故事。称之为爱情,不知是否妥帖。

(8)、柏拉图式恋爱最初是指同性恋。古希腊女权地位低下,崇尚同性恋,柏拉图在这个客观大背景下中指出,最崇高的爱情是精神之爱,而这种高尚而珍贵的爱,仅限于同性之间。

(9)、KoninklijkMuseumvoorSchoneKunsten,Antwerp

(10)、既然是爱情,必然要包含精神,也需要包含肉欲,否则,就不能称之为爱情,叫知音知已更合适。如果存在这样爱情,双方都愿意,则没有问题,否则,只能是虐恋!

(11)、《会饮篇》(论美与爱情),《菲多篇》(论理念与灵魂的轮回)、《理想国》(论两个领域的区分、什么是正义和最好政体等问题)、《菲德罗篇》(论爱的本性和哲学修辞学的可能性)。

(12)、柏拉图式恋爱后来引申为男女之间的精神恋爱。是指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精神爱情,追求心灵沟通,排斥肉欲,理性的精神上的纯洁爱情。

(13)、柏拉图思想里一个重要的体系就是“二元分离”体系,即灵魂和肉体是分开的,其中灵魂是不朽的,肉体是可以腐朽的。爱情里不能缺少精神交流,却可以没有肉欲。

(14)、理念并不是从世界出发的,而是超越世界、供世界模仿的。因此,感性世界、人的感性部分完全变成为卑微甚至卑贱的缺陷和负累。这种论调几乎贯穿了柏拉图的所有对话。

(15)、现在的研究基本都是指男女之间的精神爱情。中国学者韩飞虎在《&#柏拉图式爱情&#分析》中,就指出&#柏拉图式爱情&#是以柏拉图命名的一种异性间的精神恋爱,它追求心灵沟通,排斥肉欲。当心灵摒绝肉体而向往着真理的时候,这时的思想才是最好的。

(16)、柏拉图出生于公元前427年,卒于公元前347年,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有影响的人,是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

(17)、但结果柏拉图两手空空的走出了麦地,苏格拉底问其原由,柏拉图老实的说:“因为不能回头,所以我一直不确定自己身边的是不是最好的,总认为最好的还在前面,但后来发现,后来的还不如之前的好,所以自己什么也没有摘到。”苏格拉底笑着说:“这就是所谓的爱情。”

(18)、约翰•邓恩是英国十七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诗人。邓恩的理想主义爱情观是:恋人间的爱是排他的、相互的、自给自足的、疯狂的、平等的、灵肉相结合的且神圣的。是“现实的理想主义者”的形象。

(19)、而且在文学史上也是极其优美的杰作,尤其是在他的早中期对话中,既充满了机智幽默的谈话,又穿插了许多动人的神话故事和寓言。

(20)、“还是老样子,只要有苏格拉底在场,别人休想接近一个美少年”

5、柏拉图会饮篇圆球人

(1)、链接:https://pan.baidu.com/s/1OV6kJg_XgYnPwuR4T-xMWg密码:ngvh 书名:会饮篇

(2)、半个橙子意思?这个典故出自咱们伟大的哲学家柏拉图。柏拉图在公元前380年左右发表的著作《会饮篇》(E!Banquete),也有翻译成《会饮》《飨宴篇》〈宴话篇》的。这部著作中,阿里斯托芬(Aristofanes)作为一个外星人,出现在一群互相争执的雅典美男子中间,说:你们这些蠢蛋,最早的人类根本不像你们所说的这样。

(3)、爱是什么?我们人类繁延至今,难道是因为爱?人类文明和智慧的发展和进步,难道也是因为爱?爱到底是什么?根本就没有什么标准答案,每个人的理解和阐释都是不一样的,象柏拉图,、苏格拉底这样的大哲学家也无法给出标准答案。

(4)、柏拉图式恋爱本义是指双方平等、完美的爱情观。柏拉图认为,相爱的双方是自愿、平等、绝不勉强的,在这世上有且仅有一个人, 对你而言, 他是完美的, 而且仅对你而言是完美的。

(5)、柏拉图出生于公元前427年,卒于公元前347年,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有影响的人,是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

(6)、最早的人类是有四条腿、四肢胳膊、两个脑袋的!而且雌雄同体,男女同体,同时可以看见前后左右,就像一个橘子,是一个四面体。

(7)、灵魂与肉体结合是柏拉图式爱情观的继承和发展。精神之爱必须经由肉体之爱才能达到,灵肉相融的爱情才是完美的理想爱情。

(8)、《会饮篇》是一群男人学者,边吃边聊,围绕赞美爱神讲述自己的观点。柏拉图运用层层剥笋的方法,选择美少年、智慧长者、医生、喜剧家、悲剧家到苏格拉底,从不同的角度来阐述爱情是什么?

(9)、这正如一个研究海德格尔的学者,无论怎样想要为之辩护,也不得不首先接受他为纳粹服务过并且是赤诚衷心地赞成纳粹的某些理念的这一事实。

(10)、作为一个得意的贵族美少年,亚尔西巴德难免有轻浮和自以为是的毛病;而作为一个年轻的政治家,他也不可能真正学习到苏格拉底所强调的那些智慧。在《理想国》当中就可以看出,正义和智慧是统治者应当具备的素质,但恰恰这样教育出来的统治者是不适合统治的。换言之,现实中成功的政治家不会是哲学家。这就是柏拉图构想理想国时发现的最大悲剧,和他自己的人生一样。

(11)、柏拉图著书以他的老师苏格拉底之口表述说,当心灵摒绝肉体而向往着真理的时候,这时的思想才是最好的。而当灵魂被肉体的罪恶所感染时,人们追求真理的愿望就不会得到满足。

(12)、这个观点要从柏拉图生存的那个时代说起,与当时的希腊男女地位和爱情观有关。

(13)、在这二十多部作品中,最受人重视的精华篇目应当是《斐德诺篇》、《会饮篇》、《理想国》和《法律篇》。其中前三部是柏拉图五十岁左右成熟时期的作品,《法律篇》是晚年对《理想国》的修正。《斐德诺篇》虽然是论修辞,但其中对爱和迷狂的说法影响深远;《会饮篇》中对爱、美和智慧、哲学的论述语言优美典雅、思想纵情恣肆,整个行文自然流畅如喷薄而出,而其中所展现的文艺家和哲学家举杯畅饮讨论哲学问题的场景令多少后世人心驰神往。《理想国》全面而集中的阐述了柏拉图的正义和政治思想,而《法律篇》则是年老的柏拉图对自己的修正,其中的思想更加深厚大气而语言更加成熟典雅。

(14)、柏拉图所处的时代,女子地位相对低下,受教育相对较少,要找到思想境界高的女性知己,几乎不可能。因此,同性相爱被法律赋予了最大限度的保护和支持,甚至被认为是对无节制生育的一种控制方法而加以提倡,同性恋是当时的雅典的骄傲之一。

(15)、由于柏拉图学园的长期存在以及中世纪基督教哲学对柏拉图主义的思想沿袭,使柏拉图的作品基本上都得以流传至今,与德漠克利特著作的遭遇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16)、柏拉图在《会饮篇》中指出,最崇高的爱情是精神之爱,拥有能使人灵魂上升的力量。是爱的双方对真善美的共同追求,而这种高尚而珍贵的爱,仅限于同性之间。

(17)、柏拉图式恋爱本义是指双方平等、完美的爱情观。柏拉图认为,相爱的双方是自愿、平等、绝不勉强的,在这世上有且仅有一个人, 对你而言, 他是完美的, 而且仅对你而言是完美的。

(18)、在欧洲,很早就有被我们中国人称之为“精神恋爱”的柏拉图式的爱,这种爱认为肉体的结合是不纯洁的是肮脏的,认为爱情和情欲是互相对立的两种状态,因此,当一个人确实在爱着的时候,他完全不可能想到要在肉体上同他所爱的对象结合。

(19)、因此,《会饮篇》虽然是歌颂爱情,但最后还是回到了歌颂哲学,因为柏拉图所认为的爱就是一起追求智慧,爱情的极境就是哲学的极境。最高的美的形式,也就是理念自身。最初的美只是一个追逐智慧和哲学的起点和契机。而没有智慧则不明白爱也打不到最终的美的形式。

(20)、我们以什么方式去爱,决定了我们以什么方式生活。

(1)、两人之间只有美德与知识的交流才最为崇高,而恋爱的目的相较于肉欲和繁衍,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共鸣,生而为人的道德。

(2)、《申辩篇》(苏格拉底在法庭的辩护辞)、《克力同篇》(苏格拉底在监狱里拒绝出逃,恪守公民守则)、《忧息弗罗篇》(在监狱里与人讨论虔诚,无结果)、《拉刻斯篇》(在监狱里与人讨论勇敢,无结果)、《伊翁篇》(反对诗人与狂诵者)、《普罗泰戈拉篇》(论德性是知识及其可教性)、《查米德斯篇》(论节制,无结果)、《吕雪斯篇》(论友谊,无结果)。

(3)、古希腊柏拉图《巴门尼德篇》:“看起来,无论一存在或不存在,其他事物存在或不存在,他们都以所有事物的方式和样式,对于他们自身或在他们之间,显得存在有不存在。”

上一篇:精选83句爱情上什么是代沟(有代沟的感情真的很累)

发布日期:2023-12-25 21:13:02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