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129句气象谚语的分类(气象谚语100个大全)

日期:2024-02-27 16:54:10【该时间系统自动生成,不作为文章发布时间】 作者:admin

气象谚语分类

1、气象谚语有哪一些

(1)、从秦卫堂编著再版的这本测天“宝典”中,我们还会感受到很多有趣的故事,学到许多科学的知识,增长不少实用的本领。特别是对有志于天气谚语及其应用研究的读者,则更能从中得到启迪和激励。

(2)、意思是指清晨日出前后出现早霞,预示着未来天气很快阴雨;阴雨天气现晚霞,预示着天气转睛。

(3)、和日常生活关联,这是海门气象谚语的又一特征,既说明天气走势,又起到提醒人们生活中注意事项的作用。例如,“早上地罩雾,尽管洗衣裤”,告诉人们什么时候可放心洗衣物;“头九冻破地,九九勿盖被”,意为冬天头九时如果很冷,九九时很可能就暖和了;“十月中,梳头吃饭当一工”,告戒人们在一年中最日短的一段时间里,要抓紧干活,别浪费时光。这些形象又科学的天气谚语,是当时极具乡土气息的生活科普教材。

(4)、海门气象谚语善于和各个节气的特点结合起来,强化了天气的变化无常。例如“小暑不见日头,大暑晒开石头”“雷打惊蛰后,低土好种豆”“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雷打立春节,惊蛰雨不息”等等。一年中24个节气本身就是天气转折的时间点,聪明的海门人在此基础上把观察来的气候特点加进去,进一步强化了节气变化带给人们的影响,从而达到让人说过难忘的效果。

(5)、东风下雨,西风晴。南风暖,北风寒,东风潮***西风干。南风不过午,过午连夜吼。七月北风及时雨。春吹东风雨咚咚,冬吹东风雨无踪,秋吹东风毛毛,夏吹东风雨淋淋。有雨天边亮,无雨顶上光。

(6)、"早立秋,冷飕飕;晚立秋,热死牛。″.在我国有早立秋和晚立秋的说法,按照节气立法来看,2018年立秋是在8月7日晚上21:30:按照时间点来看,应该是属于晚立秋,而每年立秋的日子和时间点都有所不同,如果是在白天,那么就是早立秋。通常早立秋,天气凉的快,而晚立秋,天气会依然持续炎热,而且会.持续至少半个月以上。

(7)、罗山县,历来是个以粮为纲,多业并举的渔米之乡。在罗山文明历史长传中,农村谚语将是个永远闪光的亮点。

(8)、总之,罗山的民间农谚是在实践中诞生,在延续中提纯,在传承中恒定。它是罗山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罗山民俗文化的瑰宝,它将以其坚强的生命力而永续体现其不可估量的价值。在此,笔者将自己经过几十年搜集,考证的气象谚语公开分享,盼能有益於广大的农民朋友。

(9)、《***民间气象谚语》有8万多字,共分3章25节,收录了云天现象、星象、野生动物习性与活动、植物生长以及节气更替等特征揭示天气、气候变化方面的十余类、270多条气象谚语。

(10)、日出遇黄刮风,日出现红下雨,不黄不红晴空。

(11)、谚语,包含有很多种内容:有判断五谷丰歉,家运兴衰和人体健康等等分门别类,不一而足。但,更多的则是关系到农民春种秋收的气象谚语。这种类繁多的谚语都是罗山人民在数千年的生产生活实践中观察,验证,提炼和总结而成,它在罗山农业发展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罗山人民在长期实践中,根据宇宙间一切天象和物象的变化而预测变幻无穷的气象,防自然灾害于未发,进而坚定了人定胜天的信念。比方说,稻子熟了,得开镰收割,清早出门,见红霞满天,便想起“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老人言,改变了割谷计划,避免了雨天烂谷的***失。再比如,老农民半天腰酸腿痛不能下地,想起了“腰酸疮痕痒,风雨要来访"的谚雨,不去寻医抓药,省下一笔费用。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老农民的腰,是最准的气象预报。

(12)、“宝贝画天气”第三季投票活动正式开启(精美大奖等你来!)

(13)、海门气象谚语遵循了其他特色沙地话的一个传统,说起来连头、押韵。例如,“乌云积日头,半夜雨稠稠”,意为如果傍晚太阳被乌云压住,夜里必会下雨;“一落一个泡,明天干脚跑”,意为下大雨时,雨点落在地上起泡,不久就会好天了;“落得早,勿***草”,早上出太阳前下雨,白天很可能是好天;“三朝迷雾发西风,若无西风雨不空”,意为秋后连续三天重雾就要起西风了,如果没有西风则会下雨……这些气象谚语简明扼要,在说出道理的同时,又像诗句朗朗上口,十分有利于传播。

(14)、“六月立秋,两头不收。”立秋日对于农民朋友来说是很关键的一天。通过其立秋时间的早晚,还能对当年粮食产量进行一个大致的预测。在民间有“六月秋样样丢,七月秋样样收”的说法,今年立秋.在农历六月二十六日,证明不仅春天有霜冻,而且天冷的要早,天冷后对玉米、水稻等一系列秋收农作物的成熟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类似的说法还有“六月立秋,五谷不收”、“六月立秋紧溜溜,七月立秋秋后油”等

(15)、雾气升山顶,将有倾盆大雨;雾气散大地,无风且无雨、

(16)、推测法:从立春之日当天干支接着往后数,到支是子为止,如是甲子日,便是丰年,以此类推。***国土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每天有阴晴,此诀是灵山古刹僧人口传,只适用于罗山一带。当今科学发迖,技术先进,人能胜天。罗山人民一定能战天斗地,主宰自然,在***特色的康庄大道上勇往直前!

(17)、为使《***民间气象谚语》一书具有现代气象理论的科学支撑,增加内容的可信度和说服力,该局组织专家从高原天气和气候特征、高原水汽来源和通道、天气现象的物理机制等方面,对具有代表性的民间气象谚语进行现代气象理论解释,形成了较为通俗易懂的注释。同时,对部分典型的民间气象谚语进行高原水汽输送路径、高原典型环流形势、指示性云图、28宿星象、传统农耕仪式等插图解释,便于民众阅读和理解。

(18)、天气变坏:水沟臭臭的、海水起大浪(起风)、

(19)、长虫过道,下雨之兆,蛤蟆哇哇叫,大雨就要到。

(20)、这句话的意思一目了然,枣枝芽蕾炸裂,说明春来气温已经达到基本稳定的高度,栽种棉花的季节就到来了。

2、气象谚语的分类

(1)、社会谚语泛指为人处世、接物待人、治家治国等方面应注意的事。

(2)、在没有发达科学技术的过去,劳动人民通过现实生活中观察到的一些现象,事物和生活经验,总结出的气象谚语,对指导农业生产的作用很大,再用简短通俗的短语表达出来,这些气象谚语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让人感叹准确程度之高时,深深惊叹他们的智慧。

(3)、蚁出穴觅食、既出太阳又下雨、公鸡登高报晓、海鸟向大海飞去、鸟雀高飞、鸽子傍晚咕咕叫、

(4)、缸穿裙,大雨淋;盐出水,铁出汗,雨水不少见、

(5)、天气是指某一个地区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态。而天气现象则是指发生在大气中的各种自然现象,即某瞬时内大气中各种气象要素(如气温、气压、***度、风、云、雾、雨、闪、雪、霜、雷、雹、霾等)空间分布的综合表现。

(6)、意思是已下了一段日子的雨,当南风大刮起之时,天气在两天内将从雨天转为晴天。

(7)、投稿邮箱:494562062@qq.com

(8)、乌云拦东,不下雨也有风。乱云天顶绞,风雨来不小。

(9)、这类谚雨,真耐人寻味,令人胆寒。当然,社会进步了,***富强了,即使十年颗粒无收,城里的大姑娘小媳妇也不会往乡下跑,她们去创建一个平台,卖些血桃,卖些月季花也能活得很安逸。

(10)、“蚯蚓封洞,有大雨”。“蜜蜂迟归,雨来风吹”“蚂蚁搬家,天将雨。”

(11)、北京正式入春,较常年提前8天!春暖花开的北京惊艳了全世界

(12)、芒种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公历6月5日左右,农忙已经进入高潮时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播种要这一时间段完成,过了这个节气,农作物成活率就越来越低。

(13)、乌云接日高,有雨在明朝;乌云接日低,有雨在夜里。

(14)、四月十九日当晴空万里时,我在朋友圈发说说当天有雨,而且是大雨,果真傍晚下起了滂沱大雨,朋友友称神了,而天气预报是在下雨时才显示有雨。

(15)、东边日出西边雨,阵雨过后又天晴先下牛毛没大雨,后下牛毛没晴天落雨落得慢,近日雨不散。

(16)、1974年秋,原在育林中学任教的秦卫堂在群众办气象的热潮中被安排去气象哨培训和工作。

(17)、总之,民间传说的气象谚语,都是老祖宗们经历过的气象变化经验的总结出来的顺口溜,它温藏着一定的道理,流传至今,有时挺灵利的。

(18)、在甲子里,干和支的丙丁,已午属火,久雨逢干支为丙丁已午晴,久晴逢之转阴。也有用甲子预测流年丰歉的:

(19)、农谚其实既是应用气象学的一个分支,又是农学的一门基础学科,古代不仅应用在农业上,在战争上、航海上也广泛应用,即使现在许多军事家、航海家旅游家等都是把气象谚语当作必备知识,.有兴趣的朋友可搜集些学习一下,会对你的工作生活及外出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但应注意谚语出处地域,不同的地域其气象谚语不同,本文收集的大多是以三滩为中心,靖远平川均适用,部分北方地区适用。

(20)、久晴大雾阴,久阴大雾晴;久雨见星光,明朝雨更狂、

3、气象谚语100个大全

(1)、交一个工作生活的帮手,开一扇了解崇明的窗口,多一条喜欢小岛的理由

(2)、该书还收录了传统春耕犁耕、丰收仪式文化和农田施肥、灌溉、秋收、牲畜培育等与气象相关的十余种农牧业传统文化遗产及传统生产经验、技能方面的内容,形成了较为全面完整的民间气象谚语记录。

(3)、像大家常说的"四月黑霜刹","水缸潮,雨来到","旱赖瓜子突然叫,大雨必定到",等等。都非常准确。

(4)、在秋分这一天,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秋季,冬小麦主要产区气温降到15℃至20℃之间,而这个温度正是冬小麦种植和生长的最佳时间。

(5)、它们有些是迷信的,有的也是相当有科学道理的。信鸽竞翔离不开天气的影响,实践证明训放、竞翔的结果与当时的天气关系密切,因此,预测天气变化,合理制定和调整竞翔计划是竞翔裁判员和每个信鸽爱好者必备的常识之一。

(6)、《***民间气象谚语》首发现场两位市民在认真阅览书籍内容。

(7)、眼下,又到仲夏五月,五月的农谚早就涌现在农民朋友思维中:“五月十三磨刀雨;十八洗街雨;五月二十龙晒衣”,从字面看,这几句似乎与"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的谚语相矛盾。但,作些深度解析,却能见分晓。罗山农村一般都是农历四月下旬开秧门,五月初结束,此时,小苗刚刚移载,扎根未稳,最怕风雨漂摇,所以五月上旬宜旱。到了中旬,秧苗已站稳脚跟,开始分孽,需要足够的水分,所以五月中旬宜雨。雨水及时,丰收有望,十三日下雨,农民就着雨水磨割谷的镰刀。十八几日,再下几场大雨,冲洗一下街道上的陈腐,丰年的农产品好陆续上市。到了五月下旬,秧已发棵,得晒田,以利禾苗成长。"五月二十龙晒衣”,千万不能下雨,谚云"打***龙头,四十二天干,打***龙尾,四十二天淹",这一天,从早到晚不宜雨。如果天气反常了,那就预示要遭灾。谚云:“十八不洗街,街上大姐哭到乡下来",因为农民遭灾了,没粮了,街上的商贾不能把金砖当饭吃,只好往乡下跑,去挖野菜,剝树皮拿来充饥。姑娘们,这时能体现自身的价值:嫁到乡下去,农民有秕谷和野菜吃,比饿死在街上强。

(8)、早看东南,晚看西北。黑云起了烟,雹雨在当头。

(9)、立秋过后,就是处暑与白露节,这时已经是阳历九月初了,北方冷空气势力逐渐加强,特别遇上有台风北上,很容易引导冷空气南下。我们知道,冷空气的性质是干燥的,同时,又是下沉的,所以,雨水很少,晴朗天气多。由于夏天刚刚过去,地面还比较暖,一受太阳光照射,气温便升高得很快,尤其到了午后,使人感觉有点热。但到了夜晚,因为天空无云,地面散热快,气温便随着很快下降,这样,就显得有些凉了。因此有“处暑白露节,夜凉白天热”的说法。

(10)、②气象和农业关系方面,如“伏里有雨多种麦”;”稻秀暖、麦秀寒”。

(11)、秋刮南风不到黑,腊月西北是正当。九月南风当日雨。秋后南风当时雨。

(12)、意思是日落就是太阳下山,胭脂红就是有晚霞,连起来就是傍晚的时候晚霞像胭脂那样红,第二天即使没有雨也必然大风。

(13)、***独有的二十四节气,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二十四节气帮助了我国农民如何判断气候与耕种的规律,很大的促进了我国农业生产,为我国农业做出突出贡献。农村老话可以说是包罗万象、种类繁多,大部分的老话蕴含了老一辈人的无限智慧,特别是一些预测收成的老话更是为农民朋友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14)、这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观察气象的经验总结。

(15)、太阳正午现一现,以后三天不见面。朝霞不出门,暮霞行千里。太阳照黄光,明日风雨狂。

(16)、通过立秋当天的天气情况,也是可以预测到当年的收成的。“立秋雨淋淋,遍地是黄金”的意思是说,立秋日如果下雨的话,那么今年就是大丰收,到处都是黄金(形容粮食丰收的景象)。这样的说法也是有道理的,因为在立秋时节,大部分地区气温依然比较高,而这个时候农作物生长旺盛,像中稻正处于开花结实关键期,而单晚也开始圆秆了,大豆结荚了,玉米抽雄吐丝了等等。这些农作物对于水分需求量比较大,而这个时候下雨的话,对农作物的生长是非常有利的。尤其是受旱的农作物,更是可以及时补救减少***失。因此,在有些地区还有着“立秋三场雨,秕稻变成米”、“立秋下雨人欢乐,处暑下雨万人愁”、“立秋有雨丘丘收,立秋无雨人人忧”等说法,看来古人是.希望在立秋的时候下一点雨好。

(17)、"大雾不过再等十八天″,也有说"大雾不过过三阴雨三"意思有大雾的天一般不会下雨,但是雾超过三天,就要下雨了。

(18)、气象谚语是我们祖先一边继承一边发展起来的。在继承过程中,不论是口传还是文字记载,均有发生错传或以讹传讹的可能。如谚语“春无三日晴,夏无三日雨”有些地区就传成了“春雾三日晴,夏雾三日雨”,所以在使用前必须认真查清谚语的每一个字,不能拈来就用。

(19)、 在大气博物馆中,少先队员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了解大气探测的发展史,还看到许多古老的大气探测设备。活动当天还邀请到红领巾小主编为我们带来垃圾分类的宣讲,同时大家也一起参与了垃圾分类的模拟投放游戏,少先队员们对垃圾分类可在行啦,相信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坚持垃圾分类,我们的地球会更加美丽。

(20)、农村这些谚语当中最神奇的莫过于关于气象的谚语,准确度简直可以媲美天气预报,甚至还可以预测几个月后的天气,可以指导农业生产或预测庄稼的收成,现分享部分,供大家参考,现正值立秋,以立秋谚语开始吧。

4、气象谚语分类有哪些

(1)、当然,服务于农副业生产,这是气象谚语的重要功能,这对长期以来靠天吃饭的海门人尤为重要。在众多气象谚语中,这类占了很大一部分,例如,“白露日子的雨,到一处坏一处”“立夏西北风,小麦可撞钟”(指小麦颗粒饱满可敲钟)“春牛踏腊雪,河底要开裂”“芒种芒种,样样要种,一样勿种,秋后落空”“西风爽,蟹脚痒”“早撑勿晒,夜撑勿收(意为太阳早上生脚天不会好,傍晚生脚不会下雨)”“六月初三一个阵(阵雨),上午耕地下午困”“清明要睛,谷雨要雨”“吹过小满风,草籽要留种”等等。

(2)、①农时方面,如“白露早,寒露迟,早春种麦正适时”;“枣芽发,种棉花”。

(3)、正月冷死猪(寒死龟),二月冷死牛,三月冷死播田夫、

(4)、农业气象谚语(agrometeorologicalpro-verbs),民间流传的农业气象经验,语言简练,一般以歌谣的形式表达。广大农民在农业生产中不断认识气象与农业的关系,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加以提炼编成谚语,流传应用。由于通俗易懂,便于记忆,深受广大农民喜爱,世代流传,不断丰富。***古代农学家,如贾思勰,徐光启的著作中部曾大量引用农谚。

(5)、“牛尾指向西,天气晴朗;牛尾指向东,大雨将临。”

(6)、久雨观星光,明朝雨更旺。久雨必有久晴,久晴必有久雨。久雨西风晴,久晴西风雨。久雨冷风扫,天晴定可靠。

(7)、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没有那么多智能平台供搜索,没有先进的科技手段作为天气预报的支撑,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一个集海门人长期智慧结晶的特殊沙地话形式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它就是海门气象谚语。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海门气象谚语奥妙交关,不仅具有鲜明的沙地话特征,还有科学性和实用性的特点,因而在各类谚语中是独一无二的。它是海门人使用最多的沙地话类别之也是那个时代衡量一个人是否有真才实学和实践经验的标准之一。

(8)、意思是在路上你看到了成群的蚂蚁搬家、看到大白天的蛇出洞在路上游走,那么可能过不来多久就要下雨了,这是因为动物对自然有与生俱来的感应。

(9)、"立秋无雨是空秋,万物历来一半收。″立秋时节,正是所有谷物长籽的时候,充足的水分会让谷物很好的吸收,颗粒饱满!如果立秋不下雨的话,水分不足,籽粒不饱满,意味着谷物丰收减半!当然这指过去靠天吃饭的旱地,比如以前沟坝地、旱沙地糜谷。

(10)、除了观天象,观物象判定晴雨外,还有不少文化人用六十甲子之五行生剋变化推测气象和年景。如:

(11)、天气谚语以成语或歌谣的形式反映了天气变化和一些自然现象的关系,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12)、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早上下雨的话,不会下太久,白天肯定会晴;但是晚上下雨就恰巧相反,晚上的雨一般会下一夜。

(13)、“热得很”,是指热得不正常,人感到难受,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出现这种情况,表明天快要下雨了。人热得难受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空气温度高。如果气温接近或超过人体正常体温,人体内的热量就不易散发出来;一方面是空气中含的水汽多,我们身上毛孔里的汗,不能很快得到蒸发。空气温度高,容易产生较强的上升气流。空气中水汽增多,就容易凝结成云雨。因此流传的“今日热得很,明日雨儿下得稳”是有科学道理的。

(14)、谚语跟成语一样都是语言整体中的一部分,可以增加语言的鲜明性和生动性。但谚语和名言是不同的,谚语是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名言是名人说的话。

(15)、谚语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yànyǔ,是指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赅的短语。多数谚语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它多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

(16)、辑录***古代农业气象谚语的主要古籍有《田家五行》、《卜岁恒言》和《***百科全书》等。收集、总结农业气象谚语对推进和发展***农业气象科学是有意义的。

(17)、在长期实践中,罗山人经过成千上万次验证而厘定的各类谚语,在传承过程中不断提练,核实,逐渐得到了公认,人们依此而认识和主宰着大自然。

(18)、这句话的意思是清明时节雨纷纷,农民们应该耕水种田了,由于过去***南方稻田冬种,红花草籽到了清明时节,长得茂盛,犁铧在牛的牵引下,红花草籽纷纷倒地。

(19)、星星密,雨滴滴。星星稀,好天气。星星明,来日晴。星星眨眼,有雨不起。

(20)、崇明70岁老人不满路灯亮得晚,自己改造照亮回家路

5、气象谚语分类图片

(1)、"雨后东风大,来日雨还下",夏天下雨后如果刮东风,第二天仍.会下雨,再比如,"草木灰结成饼,天要风雨临",在下雨前由于天气潮***,空气水分大,草木灰会吸***,阴雨天就会来到。

(2)、日出红云升,劝君莫远行;日落红云升,来日是晴天。

(3)、早晨下雨当日晴,晚上下雨到天明,雨打五更,日晒水坑。

(4)、天顶灰暗成为雨天先兆的道理。等到大气稳定了,所有水汽尘埃都密集在地面低空,这样平视的能见度***劣,而垂直的能见度优良,所以显得天顶光亮,地平灰暗,既然大气变得稳定了,所以天不再下雨了。

(5)、人们生活中常用的现成的话。谚语类似成语,但口语性强,通俗易懂,而且一般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形式上差不多都是一两个短句。谚语内容包括极广,有的是农用谚语,如“清明前后,栽瓜种豆”;有的是事理谚语,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的属于生活上各方面的常识谚语,如“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等,类别繁多,数不胜数。

(6)、《***民间气象谚语》(藏文版)正式出版发行,不仅填补了高原气象观测传统民间文化资料空白,给研究现代高原气候变化和天气预报提供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历史文献资料,而且对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7)、④农业气象预测预报方面,如“槐树不开花,晚田不归家”;“夏天不热,五谷不结”。

(8)、   在农业技术不发达的古代,二十四节气对农业生产有着重要指导意义。“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意思是在“白露”节气种小麦太早,而到了“寒露”节气又太晚了,秋分时节正是黄河中下游冬麦区最佳播种时间。

(9)、雾紧靠山顶往上飘、烟往上飘时晴天,横散时下雨、

(10)、日出红云升,劝君莫远行;日落红云升,来日是晴天。

(11)、天上星星密又密,地上下得烂如泥;天上星星稀又稀,地上渴死老母鸡。

(12)、就像前几天的洪灾,有几句可充分说明,"过雨(阵雨)下三天","不怕初一下,但怕初二下″,八月九号下了暴雨,以农谚,十一号.即使下零星雨也要下点,结果十一号是初初二(八月十二号)如果下雨肯定是没有小雨。

(13)、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海门气象谚语对人们生产和生活实践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现在,我们有气象卫星随时检视大气环流,精细监测每一个地方的天气变化,还有先进的理论作正确预判,但许多上了年纪的老人仍在运用传统经验来判断天气走势。这有点像医学上的两大流派,气象谚语像中医,运用望、闻、问、切来“诊断”;而现代气象学则像西医,通过高科技精密设备监测,获得精准信息,然后“开刀”探查。也许,海门人几百年来积累的气象谚语会随着越来越发达的科技手段,而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但先辈们问天寻根的探索精神、实事就事的实干精神,以及谚语中透出的幽默力量,依旧是今天海门人宝贵的精神财富。

(14)、如今,年已88岁高龄的秦卫堂,把自己40多年来对天气谚语的实践、应用和感悟,编著成书,把崇明岛上群众中流传了1000多年的天气谚语,由口头传承变成文字传承,使之永留人间。他为这项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增添了绚丽的光彩,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也显示了他的责任担当。

(15)、乌云接日高,有雨在明朝;乌云接日低,有雨在夜里。

(16)、五月南风下大雨,六月南风飘飘晴;六月无风水也吼、

(17)、云往东一阵风,云往西披蓑衣,云往南雨连天,云往北一阵黑。

(18)、除了认真参加好气象培训班,秦卫堂将更多的时间花在了前往田间地头,向种植、养殖、捕捞的行家里手收集天气谚语上。“蒲松林是喝着茶收集别人的故事,我是边吃芦穄边记录谚语。”秦卫堂至今仍对三十年前自己四处收集天气谚语的情景记忆犹新,每次他从老农那又“搜刮”来一条新谚语,都如获至宝,兴奋不已。

(19)、崇明***蜀黍的这波神操作,连紫光阁都“惊动”了!

(20)、再比如即将来临的八月,有句:路粘不粘,八月十二意思过去是土路,如果农历八月十二三下雨话,以后接连会有连阴雨,道路会泥泞不堪,称为粘路雨。"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意思如果中秋节这天,被云幕遮住阴天或下雨,来年正月十五这天会阴或下雪,这可算作一个长期天气预报,准确率极高,如果有兴趣,可以试验,绝对会拍手称奇。

(1)、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崇明的各个气象哨因种种原因停办,而秦卫堂高超的“看天”本领是他所在的育林中学气象哨长盛不衰的保障,直到1992年3月,秦卫堂退休,育林中学气象哨成了岛上百叶箱门最后关上的一个气象哨。

(2)、一般地说,春季仍然是冷空气得势的时候,地面最多的风向大都是偏北风,难得吹偏南风。只有当北方冷空气正在酝酿过程而尚未南下时,暖空气才得乘虚而入,地面风向转为偏南风,气温明显升高,天气闷热。但好景不长,过不了一两天,北方就有强冷空气爆发南下,气温便显著下降,人畜都会感到难以忍受而要寻找取暖处,故有“三日南风狗钻灶”的说法。这种天气,就是农村里常说的“赤骨里暴”。

(3)、立秋摘花椒,白露打核桃,霜降下柿子,立冬吃软枣

(4)、农业生产“看天吃饭”,古人在农业生产中就注意防范灾害。在黄河流域,流传着“小满不满,麦有一险”的谚语。到小满节气,小麦刚刚进入乳熟阶段,它的籽粒灌浆饱满,但还没有成熟,只是小满,“小得盈满即小满”。这时农民需防范“一险”——干热风。小满前后一般气温较高,如果有大风,往往就会形成干热风,导致小麦难以丰收。

(5)、立冬有风,立春有雨;冬至有风,夏至有雨(山西)

(6)、常言道:“三九”不冷看“六九”,“六九”不冷倒春寒。

(7)、日出红云升,劝君莫远行;日落红云升,来日是晴天。

(8)、砸力!崇明这些服务“大升级”,群众办事更方便了!

(9)、将下雨:蝉停止鸣叫、乌鸦在天空中叫、白天乌鸦抢窝、麻雀成群在屋檐下、蝙蝠成群在角落、蟑螂特别多、蜻蜓低飞、燕子低飞、蚱蜢在地上跳、蛇钻出洞来、蚂蚁回巢、蜘蛛停在网中心不动、牛羊找乾地躺下来、鸟兽成群结队、水中的鱼无缘无故一直跳、多飞机云、乌云、

(10)、③农业措施的气象效应方面,如“锄头底下有水也有火”。

(11)、东闪太阳红,西闪雨重重,四月芒种雨,五月无干土。

(12)、 在气象观测站,少先队员们与讲解员一起,实地探访大气探测设备,百叶箱、雷达、温***度计等等各种大气探测设备,知道大气的六要素:气温、气压、风、***度、云、降水。

(13)、日积月累,秦卫堂收集了近千条天气谚语,对于每一条谚语他都要认真地加以分析,并通过实践反复验证。在近20年的气象哨工作中,因秦卫堂的气象哨而受益的例子不甚枚举。1977年5月的一个清晨,当地一位小学校长把还在睡梦中的秦卫堂叫醒,“小秦啊,今天我们学校要举办运动会了,天气预报说是晴天,可现在天一点也没有要放晴的迹象啊。”秦卫堂二话没说,当即起床爬上楼顶,仔细观察天气状况。“云向东,车马通,云向西,披蓑衣。”“燕子冲云霄,不久晴天到。”秦卫堂让校长放宽心,运动会可以如期举行。一小时后,天空云开雾散,真是一个大晴天。

(14)、"头伏二伏萝卜,立秋前后大白菜。″立秋时节,同时也又一些农作物要开始播种了。而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立秋前后,华北地区的大白菜要抓紧播种。而且在立秋期间,也是多种农作物病虫害危害的高发期,民间有着“立秋温度高,红蜘蛛少不了”、“今秋蝗虫产下卵,来年夏季出蝗蝻”、“精耕细作除蝗害,荒地开垦能免灾”的说法,其实就是提醒农民要加强预防和防治。而且在立秋期间,也是多种农作物病虫害危害的高发期,民间有着“立秋温度高,红蜘蛛少不了”、“今秋蝗虫产下卵,来年夏季出蝗蝻”、“精耕细作除蝗害,荒地开垦能免灾”的说法,其实就是提醒农民要加强预防和防治。当然现在除草剂的应用,别说蝗虫了,连蚊孑都少多了。

(15)、现在是七月,比如"七月水连坡,来年蚂蚱多。″七月如果雨水接连不断,到处积水的话,那么来年蚂蚱就会多,就有可能导致洪灾!

(16)、喜大普奔!崇明第二台老旧小区加装电梯要来了

(17)、立冬前犁金,立冬后犁银,立春后犁铁(指应早翻土)。(客家)

(18)、老牛抬头朝天嗅,雨临头;马嘴朝天,大雨在前。

(19)、云朝东,一阵风;云朝西,雨直滴;云朝南,雨成团;云朝北,雨没得。

(20)、"立秋后三场雨,夏衣布裳高搁起″,就是说立秋后下几场雨,天气就要转凉了。

(1)、 1月15日下午,由团***、市少工委主办的“红领巾万花筒•星星行动“成都市少先队垃圾分类实践教育活动,邀请市青联***与少先队员一起走进气象观测站及大气博物馆,了解大气与环境之间的奥秘。

(2)、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地平线上特显光明,表示还要继续下雨;反之,如果地平线上比较灰暗,天顶上显得光亮,这是天气转晴的预兆。下雨天因为空气扰动的结果,地面的水汽尘埃都被吹向上空,所以平视的能见度特别好,而垂直能见度较***劣,这就是天边光亮。

(3)、"预测丰欠年,别忘立春日",大家也许见过各地在立春这天举办春牛节视频,有许多农业专家、气象专家都以立春判断当年的收成,.立春天气晴,百事好收成,在农耕文明古代,对立春这天特别讲究。

(4)、云自东北起,必定有风雨。云从东南来,下雨不过晌。晚看西北黑,半夜看风雨。早上红云照,不是大风便是雹。日落西山一点红,半夜起来搭雨篷。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月亮生毛,大雨冲壕(“毛”指晕或华)。西虹跨过天,有雨在眼前。

(5)、卫生谚语是人们根据卫生保健知识概括而成的。

(6)、将放晴:蜘蛛离巢重筑新巢、春天吹北风、金龟子飞进笼里、蚂

(7)、农村这些农业气象谚语确实神奇,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传统的东西都逐渐被取代了。在过去农民朋友是靠天吃饭,因此对于二十四节气是研究非常透彻的。在农村里基本上每一个老农民都或多或少知道一些和二十四节气相关的民谚和习俗,因为在过去他们就是通过这些节气来判断气候变换并且.及时开展各种农事活动的。

(8)、据悉,《***民间气象谚语》(汉文版)编译工作也已开始,有望年内出版发行。

(9)、2016年,在山南市科技局的专项支持下,市气象局启动“收集整理***民间气象谚语出版”课题研究项目,组织专家深入全区7市(地)72个县(区)和大部分乡(镇),历时1年多,先后采访200多名60岁以上老者,收集整理了大量民间气象谚语和传统农耕文化、牧区文化相关资料,并经项目专家组审定后,最终汇编成融真实性、文化性、史料性、科学性、研究性为一体的《***民间气象谚语》一书。同时,该项目还被***气象局评为2017年度全国气象部门创新项目。

上一篇:精选75句读书的重要性有哪些名言(读书的重要性与好处)

发布日期:2024-02-27 16:54:10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