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72句亲爱的安德烈经典段落(亲爱的安德烈读书心得)

日期:2023-12-21 17:56:26【该时间系统自动生成,不作为文章发布时间】 作者:admin

亲爱的安德烈

1、亲爱的安德烈经典语录

(1)、一个人一旦将自己的命运和祖国的命运连在一起,他就荣辱皆忘,名利皆忘,他的人格就伟大了。——冯伟林

(2)、33岁着手写《野火集》抨击时弊,21天内再版24次,对台湾甚至大陆发生深远的影响。

(3)、万头攒动火树银花之处不必找我。如欲相见,我在各种悲喜交集处,能做的只是长途跋涉的归真返璞。

(4)、同样的,抽烟不抽烟,你也得对自己去解释吧。

(5)、   《亲爱的安德烈》收录了龙应台与儿子安德烈的三十六封信。他们怀着不同的初衷写信,一个是刚满有许多想法想要倾诉,一个是想了解刚成年的儿子,弥补因分离产生的距离;他们也以不同的态度写信,一个“三分玩世不恭,二分黑色幽默,五分的认真”;一个“八分的认真,二分的知性怀疑。”虽然中途略有波折,但依然就这样保持了三年。

(6)、开始的时候,只是觉得自己有很多想法,既然你给我一个“麦克风”,我就把想法大声说出来罢了。到后期,我才忽然察觉到,这件事有一个更重大的意义:我跟我的母亲,有了连结,而我同时意识到,这是大部分的人一生都不会得到的“份”,我却有了。我在想:假使我们三年前没开始做这件事,我们大概就会和绝大多数的人一样只是继续过日子,继续重复那每天不痛不痒的问候:吃了吗一嗯,功课做了吗——嗯,没和弟弟吵架吧——没,不缺钱用吧——嗯……

(7)、“我的平和,一半是体谅,一半是算了。”

(8)、龙应台说:所谓父母,就是那不断对着背影既欣喜又悲伤,想追回拥抱又不敢声张的人。                                               

(9)、文字来源  《亲爱的安德烈》(龙应台安德烈)

(10)、你只是站在那里,就穿过了我的心。 ——北倾《一线大腕》

(11)、我忘了跟你怎么说的──很文艺腔地说我不会失望,说不管你做什么我都高兴因为我爱你?或者很不以为然地跟你争辩“平庸”的哲学?或者很认真地试图说服你——你并不平庸只是还没有找到真正的自己?

(12)、一个人倒霉至少有这么一个好处:可以认清楚谁是真正的朋友。

(13)、每天差不多都是相同的重复。昨天和前天颠倒顺序,也没有任何不便。我不时想,这叫什么人生啊!但也没有因此感觉光阴虚度。我仅仅是感到惊讶,惊讶于昨天和前天毫无区别,惊讶于自己被编排入这样的人生,惊讶于自己留下的足迹甚至还未及认清,就在转瞬间被风吹走,变得无影无踪。

(14)、收入此书的的三十多封书信,感动了无数被“亲子”之间隔阂与冲突深深困扰着的读者,为读者弭平代沟、跨越文化阻隔、两代人沟通交流带来了全新的思维和方法。

(15)、最足以显示一个人性格的,莫过于他所嘲笑的是什么东西了。

(16)、我如梦如醉的恋着眼底风光 忽然发现我是一个离开故乡数月的游子了 浮云总在蔽白日 我几时可以归去呢

(17)、"我陪你长大,你陪我变老",陪伴是相互的,爸爸感恩你对我工作的理解和对家庭的担当。                            爸爸还想说,以前爸爸一直觉得你在与同学的沟通协作方面比较欠缺,但最近通过参加你的班级开放日,发现活动中同学对你非常信任,你当众表达能力也不错,这都让爸爸特别欣慰,我的儿子长大啦!    

(18)、在阅读书信之时,读者很难不去羡慕安德烈的人格之独立,思想之自由。龙应台描述自己是“灰姑娘”的一代人,两脚站在泥土中的人,眼望着天空就飞了上去,如魔术一般。如今巴黎失业率已达到40%,她担忧自己的儿子将会是其中一个,然而安德烈却问母亲如果你的儿子非常平庸要怎么办。于是龙应台回答,你的快乐对我最重要。

(19)、你刻意闪避我的问题,是因为……21岁的你,还在读大学的你,也感受到现实的压力了吗?

(20)、   当你的工作在你心目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2、亲爱的安德烈经典段落

(1)、      当我们在人生的漫漫长路上砥砺前行时,当我们面临困难和挫折时,阅读能使我们的思维更加开阔,能让我们有更多的选择面。当我们面对生活的不愉快歇斯底里的呐喊时,能够从我们书籍中找得到方向,能够有一个参照物,能有更多的勇气去面对生活,而这正是阅读的魅力。

(2)、是你们这个世代的人,对于未来太自信,所以不屑于像我这一代人年轻时一样,讲究勤勤恳恳,如履薄冰,还是,其实你们对于未来太没信心,太害怕,所以假装出一种嘲讽和狂妄的姿态,来闪避我的追问?

(3)、我极不适应——我可爱的安安,哪里去了?那个让我拥抱,让我亲吻,让我牵手,让我牵肠挂肚,头发有点汗味的小男孩,哪里去了?

(4)、最后,关于人生伴侣的选择,龙应台说了一段这样的话,“人生像条大河,可能风景清丽,更可能惊涛骇浪。你需要的伴侣,最好是能够和你并肩站立在船头,浅吟低唱两岸风光,同时更能在惊涛骇浪中紧紧握住你的手不放的人,换句话说,最好的她本身不是你必须应对的惊涛骇浪。”我想,这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都是适用的吧。

(5)、   三年里,他们总有些让对方吃惊的见解,许多看法被推翻,许多定义被改写。脱离了固有的印象,在不断的问与反问中,他们更了解彼此,也有了更多的包容和理解。

(6)、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7)、   我感觉到你信里所流露的惆怅和不舍。难道,你已经知道,“毕业”藏着极深的隐喻?难道,你已经知道,你不仅只在离开你的小镇,你的朋友,你同时在离开人生里几乎是唯一的一段纯洁无忧的生活,离开一个懵懂少年的自己,而且是永远地离开?

(8)、   台湾作家龙应台因工作缺席了儿子的成长历程,为了了解自己十八岁的儿子,与儿子以通信的方式共同完成了一个专栏,并编成了一本书――《亲爱的安德烈》。

(9)、小侬有该本书的电子书噢,有需要的在后台问小侬

(10)、他答应了。我还不敢相信,多次追问,真的吗?你知道不是闹着玩的,截稿期到了,天打雷劈都得写的。

(11)、人生中一个决定牵动另一个决定,一个偶然注定另一个偶然,因此偶然从来不是偶然,一条路势必走向下一条路,回不了头。

(12)、          给爸爸的一封信                              

(13)、[原句]若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忘,不若毋知之为愈也。

(14)、我用英文写回信,传给安德烈看,以便他作答。

(15)、于是,母子俩用了三年时间互相通信。龙应台“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

(16)、三年,真的不短。回头看,我还真的同意你说的,这些通信,虽然是给读者的,但是它其实是我们最私己、最亲密、最真实的手印,记下了刻下了我们的三年生活岁月——我们此生永远不会忘记的生活岁月。

(17)、我不记得了,也许那晚葡萄酒也喝多了。但是,我可以现在告诉你,如果你“平庸”,我是否“失望”。

(18)、你捻熄了烟,在那无星无月只有海浪声的陽台上,突然安静下来。

(19)、在这本书里,龙应台跟孩子分享了自己成长的南部小渔村,叙述了贫穷而缺乏养分的环境,让她学到对弱势的同理心与悲悯;叙述了安德烈如何捍卫自己喜欢的摇滚乐,喜欢电影,并且如何从60年代的嬉皮文化中,叛逆出一种值得深思的价值;在叙述这一对母子在面对该为台湾队、中国队、德国队加油时,拉扯出关于国族认同的辩证;更多的是一种相濡以沫,对于理性,对于文明正义,对于教养的理直气壮,超越母子的辈分关系。通过两种不同生活背景的人的两种价值观的碰撞、磨合,增强了两代人之间的互相理解和信任,从而在“代沟”上架起一座桥梁。

(20)、于是我问他,愿不愿意和我以通信的方式共同写一个专栏。条件是,一旦答应,就绝不能半途而废。

3、亲爱的安德烈读书心得

(1)、                         

(2)、可是,我的儿子21岁了,是一个独立自主的成人。是成人,就得为他自己的行为负责,也为他自己的错误承担后果。一旦接受了这个逻辑,他决定抽烟,我要如何“不准许”呢?我有什么权力或权威来约束他呢?我只能说,你得尊重共处一室的人,所以请你不在室内抽烟。好,他就不在室内抽烟。其他,我还有什么管控能力?

(3)、我离开欧洲的时候,安德烈十四岁。当我结束台北市政府的工作,重新有时间过日子的时候,他已经是一个十八岁的青年,一百八十四公分高,有了驾照,可以进出酒吧,是高校学生了。脸上早没有了可爱的“婴儿肥”,线条棱角分明,眼神宁静深沉,透着一种独立的距离,手里拿着红酒杯,坐在桌子的那一端,有一点“冷”地看着你。

(4)、   我们总在追求自由,总在寻求认同。愿每个人都能勇敢去问,去了解,所有你想。

(5)、我看着你点烟,翘起腿,抽烟,吐出一团 青雾;我恨不得把烟从你嘴里拔出来,丢向大海。可是,我发现我在心里对自己说,mm请记住,你面前坐着一个成人,你就得对他像对待天下所有其他成人一样。你不会把你朋友或一个陌生人嘴里的烟拔走,你就不能把安德烈嘴里的烟拔走。他早已不是你的“孩子”,他是一个个人。他就是一个“别人”。

(6)、你的20岁,落在21世纪初。今天美国的青年,要换第4个工作之后,才能找到勉强志趣相符的工作。在“解放”后的东欧,在前苏联地区的大大小小共和国,青年人走投无路。在先进的西欧,青年人担心自己的工作机会,都外流到了印度和中国。从我的20岁到你的20岁,安德烈,人类的自杀率升高了百分之六十。

(7)、你说你孤独,就像很久以前长星照耀十三个州府。

(8)、这两天,我一直在回忆,回忆从你即将出生那天夜里,直到我来到大连工作的这十一年的光景。作为一个父亲,我享受了宝贝你带给我的无数惊喜和欢乐,但是爸爸又真正地记录了多少宝贝的精妙语言和经典时刻呢?    

(9)、现代作家、曾担任“台湾文化部部长”1974年毕业于台湾国立成功大学外文系后

(10)、我天性不宜交际。在多数场合,我不是觉得对方乏味,就是害怕对方觉得我乏味。可是我既不愿忍受对方的乏味,也不愿费劲使自己显得有趣,那都太累了。我独处时最轻松,因为我不觉得自己乏味,即使乏味,也自己承受,不累及他人,无需感到不安。

(11)、大树有大树的长法;小草有小草的长法;这世上大部分的人,都是小草。你不是孤独的。

(12)、龙应台1952年生于台湾,华人世界率性犀利的一枝笔,33岁着手写《野火集》抨击时弊,21天内再版24次,对中国两岸发生深远的影响。34岁第一次做母亲,自称从此开始上“人生课”,至今未毕业,且成绩不佳——《亲爱的安德烈》与《孩子你慢慢来》、《目送》,是这堂“人生课”中的三本“作业”。

(13)、龙应台:1952年生于中国台湾高雄大寮乡眷村,现代作家、曾为“中华民国文化部部长”。

(14)、所谓父母,就是那不断对着背影既欣喜又悲伤,想追回拥抱又不敢声张的人。-一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

(15)、   龙应台,1952年2月13日生于台湾高雄县大寮乡眷村,现代作家、"中华民国文化部部长"。

(16)、先知在自己的家乡往往不受欢迎,在家乡之外却受到尊敬。

(17)、如果我们不是在跟别人比名比利,而只是在为自己找心灵安适之所在,那么连“平庸”这个词都不太有意义了。“平庸”是跟别人比,心灵的安适是跟自己比。我们最终极的负责对象,安德烈,千山万水走到最后,还是“自己”二字。因此,你当然更没有理由去跟你的上一代比,或者为了符合上一代对你的想象而活。

(18)、若是灯犹可探,香犹可闻,浮生仍有梦,你的心何以无隙可乘

(19)、       2015年4月14日早晨,一封辞职信引发热评,辞职的理由仅有10个字:“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网友评这是“史上最具情怀的辞职信,没有之一”。对啊,世界那么大,千姿百态,芸芸众生,还有许多的未知等待我们去探索呢,我们又怎能甘愿局限于眼前的风景呢?

(20)、               爸爸,您就是我学习的榜样,是我一生的财富。您工作上的积极上进、踏实肯干我要学,您为人上的孝顺诚信、宽容大气我要学,您身为男子汉的责任和担当我更要学!

4、亲爱的安德烈电子书

(1)、认识一个十八岁的人,你得从头学起。你得放空自己。

(2)、   安德烈,一半的人在赞美我的同时,总有另外一半的人在批判我,我有充分机会学习如何“宠辱不惊”。至于人们的“期待”,那是一种你自己必须学会去“抵御”的东西,因为那个东西是最容易把你绑死的圈套。不知道就不要说话,傻就不假装聪明。

(3)、在你一年级时,爸爸的工作转到红沿河核电,让你有幸成为了一名"核电娃"。在你戴上这个让自己引以为傲的光环的同时,也同每个核电娃一样,爸爸的陪伴成为了一件"奢侈"的事。              

(4)、安德烈十四岁的时候,龙应台离开欧洲,返回台湾,就任台北市首任文化局长。等她卸任回到儿子身边,安德烈已是一个一百八十四公分高的十八岁的小伙子,坐在桌子另一边,有一点“冷”地看着妈妈。

(5)、“如果许多好景都只能被错过被虚度,那我就和你一起品尝荒芜。”但你身边从来没有荒芜,但和你一起从来都不会觉得荒芜。

(6)、我想和他说话,但是一开口,发现,即使他愿意,我也不知说什么好,因为,十八岁的儿子,已经是一个我不认识的人。他在想什么?他怎么看事情?他在乎什么,不在乎什么?他喜欢什么讨厌什么,他为什么这样做那样做,什么使他尴尬什么使他狂热,我的价值观和他的价值观距离有多远……我一无所知。

(7)、“一段关系足够久足够亲密,就会像三棱镜一样,在某个角度不偏不倚的照出对方身体里全部的刻薄,懒惰,冷漠,怯懦和贪心。爱是什么呢,爱是时间把所有的距离和掩体都拿掉之后,我依然毫不犹豫的想要抱紧你。 ” ———一罐寡言

(8)、我几乎要相信,你是在假装潇洒了。今天的青年人对于未来,潇洒得起来吗?法国年轻人在街头呼喊抗议的镜头让全世界都震惊了:这不是上世纪六零年代的青年为浪漫的抽象的革命理想上街呐喊──带着花环、抱着吉他唱歌,这是21世纪的青年为了自己的现实生计在烦恼,在挣扎。你看看联合国2005年的青年失业率数字:

(9)、对记忆最好的尊重, 莫过于让它以残骸的方式保持完整。

(10)、我走近他,他退后;我要跟他谈天,他说,谈什么?我企求地追问,他说,我不是你可爱的安安了,我是我。

(11)、那个男孩问我,下次谈恋爱,你准备奔结婚去了吗?我告诉他,每一次恋爱,我都以为是最后一次

(12)、1974年毕业于台湾国立成功大学外文系后,赴美国求学,后获堪萨斯州立大学英美文学博士。1988年迁居德国,在法兰克福大学任教授。1994年,出版《人在欧洲》。1998年,她的三部书《啊,上海男人》、《这个动荡的世界》、《故乡异乡》在上海相继发行。1999年,龙应台出任台北市首任文化局局长。2008年在香港大学教授任上获评为孔梁巧玲杰出人文学者。 2010年11月15日,龙应台以260万人民币的版税收入,荣登作家富豪榜第16名,引发广泛关注。2014年12月5日,正式卸任台湾“文化部长”。

上一篇:精选143句龙应台的语录经典(龙应台经典语录100句)

发布日期:2023-12-21 17:56:26
标签: